专业简介:21世纪是法治的世纪,法律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,与经济、社会生活息息相关,尤其是中国加入WTO,我国将 全面推进和深化司法改革,进一步完善法律职业和人才结构。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、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、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较高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。
就业方向: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原理及我国现行法律、法规,熟悉国家机关立法思想,能够从事法律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。在国家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,特别是在立法机关、司法机关、行政机关、律师事务所、仲裁机构从业。 在经济金融和现代科技等新型法律领域具有优势,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法学教学、科研工作。
法律专业 ( 本 )
专业代码: 596 主考院校:天津大学 学制:2年 学费:5800/2年
序 号
|
课程 代码
|
课程名称
|
学 分
|
课程 类别
|
考试 方式
|
可顶替的原计划课程 ( 学分 )
|
1
|
0553
|
毛泽东思想概论
|
2
|
必考
|
笔试
|
中国革命史 (4)
|
2
|
0554
|
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
|
3
|
必考
|
笔试
|
3
|
0049
|
俄语 ( 二 )
|
14
|
任 选 一 门
|
笔试
|
俄语 ( 公共 )(14)
|
0244
|
日语 ( 二 )
|
14
|
笔试
|
日语 ( 公共 )(14)
|
0359
|
英语 ( 二 )
|
14
|
笔试
|
|
4
|
0094
|
公司法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|
5
|
0121
|
国际私法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|
6
|
0127
|
合同法
|
5
|
必考
|
笔试
|
|
7
|
0455
|
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|
8
|
0463
|
劳动法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行政法 (4) 或行政法学 (4)
|
9
|
0474
|
知识产权法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|
10
|
0586
|
法律文书写作
|
3
|
必考
|
笔试
|
|
11
|
0588
|
国际经济法概论
|
6
|
必考
|
笔试
|
国际经济法 (4)
|
12
|
0671
|
婚姻家庭法
|
4
|
必考
|
笔试
|
婚姻法 (3) 或婚姻家庭法 ( 一 )(4)
|
|
0095
|
公证与律师制度
|
3
|
|
笔试
|
|
13
14
15
|
0229
|
票据法
|
3
|
任 选 三 门
|
笔试
|
|
0445
|
保险法
|
3
|
笔试
|
|
0449
|
房地产法
|
3
|
笔试
|
|
0614
|
外国法制史
|
4
|
笔试
|
|
0627
|
中国法律思想史
|
4
|
笔试
|
|
16
|
4536
|
法律毕业论文
|
0
|
通过
|
实践
|
|
以下课程为专接本加考课 |
17
|
0209
|
民法学
|
7
|
加考
|
笔试
|
民法 (6)
|
18
|
0211
|
民事诉讼法学
|
5
|
加考
|
笔试
|
民事诉讼法 (4)
|
19
|
0320
|
宪法学
|
4
|
加考
|
笔试
|
宪法 (4) 或宪法学 ( 一 )(4)
|
20
|
0333
|
刑法学
|
7
|
加考
|
笔试
|
刑法 (7)
|
21
|
0557
|
法理学
|
7
|
加考
|
笔试
|
法学基础理论 (7) 或法理学 ( 一 )(7)
|
注:1.报考条件:
① 学科门类为哲学(01)、经济学(02)、法学(03)、教育学(04)、文学(05)、历史学(06)、管理学(11)类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。
② 其他学科门类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,须加考“民法学”、“民事诉讼法学”、“宪法学”、“刑法学”、“法理学”五门课程中的任意两门。
2.考生可不考公共外语,但须在选考课中另选考三门或三门以上课程,不少于12学分。
3.自学考试律师专业专科的毕业生,在报考本专业时:
①不得报考“法律文书写作”课程,必须在选考课程中另选考一门课程。
②已通过的“婚姻家庭法(二)”课程,可免考“婚姻家庭法(一)”。
③未通过“婚姻家庭法(二)”,可参加“婚姻家庭法(一)”的考试,或不考“婚姻家庭法(二)” 在选考课程中另选考一门课程。
4.自学考试律师专业本科的毕业生,已通过的“中国法制史”课程可顶替本专业的一门选考课程。
5.凡已通过的国际金融法、国际投资法、犯罪学、罗马法、国际关系史、自然科学概论、法 医学、外国宪法、专利法与商标法、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,可以顶替本计划中的选考课程。
6.自学考试法律专业专科毕业生,已通过的“婚姻法”课程,可免考本专业的“婚姻家庭法(一)”。
7.自2008年10月起公共政治课程调整为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和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 两门课程。在原专业计划中通过的“毛泽东思想概论”可以顶替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程;在原专业计划中通过的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”可以顶替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”课程。
|